用文艺守护人民的心
文新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心向背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争取人心,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鼓舞人心,无论是危机考验关头凝聚人心,还是大灾大难之际抚慰人心,文艺总是义无反顾,走在前列,从未缺位缺席。守护人民的心,是文艺的神圣职责。履行好这一神圣职责,要求文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持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力作佳作,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美好生活总是充满文艺气息。享有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是人民生活美好的重要标志。随着全面小康在神州大地上实现,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更加期待优秀的文艺作品,更加追求丰富多彩、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人民的需求是时代进步向文艺释放的信号,为文艺创作提供了靶向目标,也为文艺评价建立了衡量坐标。
时代进步有多么巨大,文艺创造的步伐就该有多么巨大。社会生活有多么丰富,文艺创作的内容就该有多么丰富。人们审美需求有多么旺盛,文艺创新的动力就该有多么旺盛。当代中国不缺乏感人的故事,缺乏的是讲好故事的能力;当代中国也不缺少热爱文艺的观众,缺少的是打动人心的作品。文艺只有全面、精准地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捕捉灵感、积累素材,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中激发创意、淬炼技巧,熔时代主题、家国情怀、美学追求和艺术趣味于一炉,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拿出“好东西”“真东西”,才能赢得人民的喜爱和赞誉,回报人民的哺育之恩。
守住人民的心,文艺既要反映现实,更要讴歌理想;既要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更要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既要弘扬和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更要丰富和升华伟大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五千年光辉璀璨,为文艺积淀了取之不竭的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风云激荡,为文艺矗立了仰之弥高的精神丰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为文艺奠定了广袤丰饶的创作土壤。中华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曙光在前,为文艺注入了永续发展的蓬勃生机。文艺只有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融通奋起、奋斗与奋进,汇通新现象、新观念与新精神,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文字、光影、色彩、旋律等多样化的形式,提炼生活里的情感,表现时代中的美学,活灵活现地讲好中国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精神,才能滋养心灵,让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守住人民的心,文艺就要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欲事立,须是心立。”文艺是通向心灵的有效捷径,也是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有效方式。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正是文艺唤起工农千百万,向前冲、齐心干,凝聚起同仇敌忾、摧枯拉朽的革命伟力。在岁月静好的和平时期,也是文艺筑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识,搞改革、谋发展,营造出同心同德、如埙如篪的浓厚氛围。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立足新的赶考路,更需要发挥文艺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唱响同一首歌,讴歌同一个梦,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风雨无阻、坚毅前行。
守住人民的心,需要建设和壮大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心灵家园的呵护者、守卫者、建设者。欲从艺,先立德,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必须恪守的伦理准则和行业守则。梨园界一直传承着“戏比天大”的优良传统。戏剧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曾谆谆告诫: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己。“七一勋章”获得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真挚坦承心声:“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党和人民创作!”文艺工作者只有怀抱赤诚之心、践行敬业精神,始终保持向上向善向美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才能涵养传世之心,铸就传世之作。新时代期待着大作品,呼唤着大艺术家。大作品之“大”,不是体量之“大”,而是精神之“大”。大艺术家之“大”,不是“大架子”“大流量”,更不是“耍大牌”,而是立大志、遵大道、守大德、行大义,用自己的艺术智慧和辛勤汗水,浇灌文化艺术之花,把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妆点得更加动人、更加美丽。
第一时间获取艺术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艺术品牌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艺术品牌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站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闪亮的勋章 榜样的力量